原创新药的尴尬是创新现状的缩影

文章来源:成都商报发布时间:2014-11-20浏览次数:

      作为归国的医学博士,丁列明凭借凯美纳取得了创业路上的巨大成功;但作为企业家,摆在他面前的,却是从新药审批、市场准入到进医保目录,乃至企业税负等等许多令人头疼的难题。审批慢,拿新药证书平均要等一年半;难进医保:很多患者仍用不上;税负高是创新药企面临的另外一大压力。      

      有报道指出,中国超过九成药品是仿制药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创新药物和仿制药的产值比大概为3∶1,而中国则是1∶3。可以说,中国药品产业的创新现状很不乐观。

  资本具有天然逐利性,若是原创新药的收益不能大于成本投入,那么就不会对原创新药感兴趣,从只会在“短平快”的仿制上不遗余力,导致山寨药品泛滥成灾,“一个药物,多家仿制”的情况屡屡出现,厂商之间杀价竞争现象严重,行业盈利空间大大萎缩,甚至造成亏损。

  从最近的修正药业事件来看,当药企处于一个低端而恶性的竞争环境中时,“控制成本”就会变成违规行为,生产出“正规的劣药”。由此看来,激活药品行业的创新力,培育中国自己的研发企业已然迫在收睫。然而,僵化的体制,却导致药品创新的风险增大,比如冗长而又复杂的审批程序,一个新药从立项、临床报批,到进入市场,大约需要几年时间,一旦上市又可能无法进入医保目录而致销售受限,同时在专利的保护上也存在诸多不足——新药专利保护期限,我国没有特殊规定,即发明专利保护20年,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保护10年。美国、日本等国家的专利保护期限均为20年,而且还有专利补偿期限制度。

  而这样的尴尬又何止于药品领域。中国经济无疑成就巨大,但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却一直未获根本性转变,一些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,依然被国外牢牢掌握,据说一些代工企业生产一部手机只赚几分钱,要生产8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波音飞机。不创新中国没有出路。

  激活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,离不开审批制度改革、行政效率提高等等,同时形成创新保护和激励的共识。什么时候,那些令原创新药企业家头疼的难题消失了,全社会的创新环境也才算是有了真正的改善。